主办: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 版权所有 2021
承办:临汾市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2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本报告根据《临汾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临汾市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临政办发〔2018〕66号)要求编制。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2018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时限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2018年,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原临汾市农业委员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以加强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健全信息公开制度为中心,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加快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大了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全市农业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开展。
1、加强领导。将政务信息公开工作作为全市农业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并根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特点,明确了由分管副主任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办公室、信息中心具体承办的工作机制。
2、加强制度建设。对《临汾市农业委员会信息公开制度》、《临汾市农业委员会信息公开管理办法》、《临汾市农业委员会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临汾市农业委员会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制度》、《临汾市农业委员会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制度》等制度的细化和完善,从制度上保障了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安全,进一步规范了信息公开工作,推进行政权力的阳光运行。下属各单位根据自己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关信息公开的任务。
3、加强管理规范。实行政务信息通报制度;及时认真地整理各县市区、各科室上报的信息资料,报省、市政府网站和主流新闻媒体采用,并坚持编印《临汾三农信息》,及时更新门户网站,较好地宣传了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先进典型、先进事例。
为保证公开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进一步规范政务信息的上报、编写和公开的环节。各县市区农委、下属各科室上报的政务信息,经过认真登记、保存、筛选后,由专人编写,专人审阅,对拟公开信息进行安全审核,在确认所提交内容为可公开内容后,再由相关人员对信息进行上报和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布。
4、加强培训。各科室校在业务培训中也注重政务信息培训,今年以来举办2次信息公开和政务信息培训,培训人员300余人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8年,主动通过省农业厅网站、门户网站公开政府信息984条。从内容上看,机构职能类37条,占3.8%,政策法规类11条,占1.1%,工作动态类936条,占95.1%,及时、全面、有效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为公众提供了比较好的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同时,在政务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公开发布信息187条。
三、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乡村振兴开局良好。在全省率先高质量地编制完成了《临汾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同步推进总体规划和“5+1”专项规划,战略蓝图基本绘就。全年财政用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资金29.2亿元,其中市级财政资金3亿元。有6个县(市区)、31个乡(镇)、100个示范村因地制宜,率先推进,开局良好。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全年粮食总产量25.68亿公斤,秋粮产量是历史第二个高产年份。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630元,增幅8.3%,高于目标任务1.8个百分点。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全年创建省级美丽宜居乡村15个、集中连片区2个,示范带动全市农村环境整治,完成投资4.1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5.8%。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乡村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村改革全面深化。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全市完成清产核资的村达2455个;完成成员身份确认的村达2514个,占总村数的84.9%。新创建省级示范合作社42个、市级52个、县级81个,新发展联合社10个,认定省级示范家庭农场8家、市级15家。特色产业扶贫成效显著。以完善培育“1+X”产业扶贫支撑体系为重点,以七大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全市662个贫困村“五有”机制标准得到提升,1041个企业、合作社通过订单、托管、入股等方式带动脱贫产业发展,让贫困户享受到更多的红利,贫困村村均1.5个带动主体。全市产业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16.32万人,占到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的84.2%
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坚持推进西山以水果、杂粮为主,东山以中药材、杂粮为主,沿汾河平川县市区以粮食、蔬菜、水果为主,以尧都区、霍州市、侯马市为中心的城郊农业等四大特色农业板块建设,促进特色产业向优势区集中,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杂粮产业方面,引进了新优品种23种,推广了谷子渗水膜穴播、大豆免耕覆秸播种等实用技术,试验推广了黑谷子、红彩马铃薯等高附加值产品,全市杂粮播种面积达到了103.16万亩,完成目标任务95万亩的108%。水果产业方面,新发展水果 5.614万亩,老果园改造完成3.22万亩,已完成目标任务6万亩的147%。中药材产业方面,以安泽为中心,示范带动古县的裕丰特、吉盛连翘等公司和专业合作社,打造太岳山优质连翘集聚生产区。新发展中药材面积8万亩,完成目标任务6万亩的133.3%。蔬菜产业方面,完成了3个省级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新建改建设施蔬菜0.52万亩,完成目标任务0.45万亩的115.5%,新发展露地特色蔬菜4.16万亩,完成目标任务2万亩的208%。有机旱作农业开局良好。按照《临汾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安排部署,围绕耕地建设、节水保墒、良种应用、农技集成、农机配套和绿色循环六项工程,创建了5个省级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又推荐了10个市级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
五、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2018年,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按照《保密法》等有关规定,形成的信息无不予公开的情况。
六、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
2018年,未接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方面的复议、诉讼和申诉。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没有足够专职政务信息公开人员。信息公开工作要求严格,工作重,任务急,现由办公室、信息中心人员兼职工作,无专职工作人员,希望政府增加编制,配备专职人员,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二是信息公开形式和范围需要进一步丰富,公开程度需要进一步拓展;三是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相关制度。
改进的措施有:随着机构改革的进行,一是加强工作力度,补充力量,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工作的力量,二是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和公开方式的多样性,积极与电视台、报社等媒体单位联系,第一时间报道一些事关“三农”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农业政策的宣传方面,积极参与省、市举办的宣传活动,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政策、新思路的宣传力度。
临汾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