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临汾市聚焦农资质量安全,以五个“精”字为抓手,精心组织、精准执法、精细普法、精锐练兵、精确指导,始终保持对农资打假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农资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全市农资市场得到进一步净化、生产经营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未发生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为确保全年粮食丰收和农业丰产提供了重要保障。截至9月27日,全市依法查办案件219起,其中移送公安3起。特别是在7月份举办的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比武总决赛上,临汾农业执法人员代表山西参赛,取得了团体二等奖、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为全省挣得了奖牌、赢得了荣誉、展示了实力。一、精心组织,凝聚农资打假工作合力
为全面加强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年初,按照全国、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要求,临汾市精心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全市农资打假工作作出周密部署和具体安排。市县农业农村部门提高站位、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切实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作为保障农业生产安全、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农民群众利益的一件大事来抓。同时,制定并印发《临汾市2022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和《临汾市2022年农资打假“春雷”行动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工作要求,为坚决打赢春季农资打假第一仗、打好全年农资打假主动仗打下坚实基础。
二、精准执法,形成农资打假执法震慑
为提升农资打假工作成效,临汾市制定了《2022年临汾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矩阵》,紧盯农资质量安全等重点执法领域,明确目标、细化举措,以农作物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为重点,以农资经销集散地、粮食(蔬菜)主产区、群众举报问题多发区作为打击假冒伪劣的主战场,通过在重要农时节点开展专项行动、加强重点产品执法抽检、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强化农资案件行刑衔接、加强投诉举报线索处置,真正做到哪里有问题、哪里有隐患,执法利剑就指向哪里,违法就查、露头就打,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确保农民朋友用上放心农资,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专项行动4次,市农业农村局同市场监管部门共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检查2次,同公安部门开展联合办案2次,完成执法抽检样品42个,受理投诉举报7件。
三、精细普法,营造农资打假良好氛围
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求,临汾市采取普法与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资打假工作的良好氛围。在农资执法检查中,一方面,向农资经营管理人员现场宣传新《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管理登记办法》等关联性较强的法律法规知识,发放《致全市广大农资从业者的公开信》,教育引导大家带头诚信守法经营,严把农资质量关;另一方面,向农资购买者、使用者发放《致全市广大农民朋友的公开信》、《致养殖场户的一封信》、《禁限用农药名录》和《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现场传授识假辨假知识,讲解禁(限)用药品有关内容,加强对农民朋友购买和使用农资的服务和指导,从源头上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四、精锐练兵,夯实农资打假队伍基础
为提升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临汾市突出五个“强”,深入开展执法大练兵活动。强化日常学习。严格“一周一学法”,每周确定学一法,市级示范学、县级跟进学,以学助练。今年以来,已开展“一周一学法”20余次。强化岗前培训。在每次专项执法检查前,结合检查内容,对执法人员进行集训,重点讲授执法检查注意事项、检查技能和执法技巧,以训提能。强化案例教学。借鉴部、省典型案例,从工作实际需要出发,举办“以案释法”大讲堂,通过典型示范,以案强兵。2022年以来,已开展“以案释法”大讲堂6期。强化案卷评查。通过县级自查和市级集中评查的方式,扎实开展年度案卷评查,梳理、分析问题,对执法人员开展有针对性地指导,以查提技。强化军训练兵。以制式服装配发为契机,市里举办统一着装仪式暨军训练兵活动,全面规范人员仪容仪表,展示队伍崭新风采,并评选出10名标兵参加全省练兵活动,以练促训。
五、精确指导,提升农资打假办案质量
为进一步解决基层执法人员的不敢、不愿、不会办案的问题,临汾市开展了农资打假示范执法活动。今年以来,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抽调15名执法骨干,组建3个市级办案指导小组,相继在山区县和平川县集中开展了3次示范执法活动。在农资打假执法一线,执法人员结合农资检查类别,通过不同专业背景执法人员“互学互助”、经验丰富执法人员“传帮带”、市农业执法人员“下沉式指导”,在夯实基本执法办案能力的基础上,让基层敢于查办复杂案件、多办质量类案件,进一步提升农资执法办案质量。对示范执法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市里统一下发线索督办函,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每个线索都得到及时处置。示范执法期间,全市共发现疑似违法线索118条,下发线索督办函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