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 版权所有 2021
承办:临汾市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2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临汾三农信息 |
|
第 51 期 |
|
(总 1182 期)
|
|
临汾市农业农村局 |
2024-12-10 |
●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在尧都区调研指导小麦生产
●蒲县:锚定沿黄板块区域中心定位 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样板
●我市特优农产品亮相花城
●吉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普法宣传
●古县农业农村局举办2024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培训班
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在尧都区调研指导小麦生产
12月3日,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加兴带领农技专家在尧都区调研指导小麦生产。
调研组深入尧都区县底镇东杜村“水肥一体化”微滴灌示范田、黄寺头村旱地冬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示范片,查看了当前小麦长势及苗情,了解了冬前管理措施落实情况,并提出了专业性的指导意见。
针对当前部分麦田有旺长的现象,调研组指出,一要高度重视。把控旺促壮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来抓,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建议,通过现代传媒传送到千家万户。二要加强田间指导。组织技术、土肥、植保、农机等方面农技人员,组成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促进技术落实落地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为小麦丰产奠定良好基础。三要强化防灾减灾。要加强与气象部门协商沟通,科学研判灾害形势,及时发布灾害预警,提前备足抗灾救灾物资。分灾种落实防灾减灾措施,重点防范低温冷害、雨雪冰冻等灾害,切实减轻灾害损失。
(李洪泽)
【学用千万工程典型做法】
蒲县:锚定沿黄板块区域中心定位
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样板
今年以来,蒲县把“千万工程”经验作为最鲜活的教科书,围绕临汾市委、市政府赋予蒲县“建设沿黄板块区域中心”定位,以点扩面,以精品示范、提档升级村建设成效,带动行政村全面提升;以业促治,毫不动摇抓好富民产业,促进集体经济壮大,农民收入增长,乡村更加善治善为;以强扶弱,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城带乡,推动县域内城乡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共同繁荣;以工补农,工业反哺农业,全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以矿区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下好“先手棋”
“千万工程”的主要做法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把整治环境脏乱差作为先手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外出学经验、学做法、学思路,先后组织三轮观摩评比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围绕“好不好、全不全、净不净(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得究竟好不好、66个行政村功能究竟全不全、所有自然村的村容村貌干净不干净)”9个字,专班调度、清单落实。一是集中整治。强化典型引领,加快示范创建,对照“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环境整治村”标准,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大刀阔斧清理拆除、一笔一划精雕细琢,开展“五清一改”集中整治,特别是利用小空地、原地貌,结合树木、石头、墙壁等就地取材、原地用材,打造微景观、小花园,有特色、有亮点。二是完善配套。加强乡村风貌管控和传统村落保护,加快推进改水、改电、改污、改暖、改厕“五改联动”,完成1087户清洁取暖改造、500户农厕改造,实施7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统筹用好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基金,实施5个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加快建成一批产业强村、生态靓村、文旅新村,全力打造矿区人居环境暨生态修复治理样板。三是绿色发展。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畜牧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的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1%以上。
二、以发展“特”“优”产业为主攻,把准“定盘星”
“千万工程”反复证明,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一是产业夯基。今年粮食播种面积23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1万亩,均超额完成上级下达播种任务。持续扶持生猪、肉牛两大主导产业,今年支持8个生猪养殖项目、14个肉牛养殖项目“长高长壮”,实施肉牛增量提质行动,一期700万扶持资金兑现到位,新购母牛959头,新生犊牛4648头。实施新一轮肉牛增量提质项目,奖补资金800万元,通过见犊补母、金融支持、数字耳标、冻精支持,确保能繁母牛存栏在现有基础上增长10%。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社会主体托管玉露香梨3000亩,打造高品质玉露香梨生产基地、农旅融合园区。招引专业团队,围绕设施渔业、绿色养殖、种养循环开展项目合作,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创建。二是延伸链条。加快茂洲肉牛屠宰厂提质,推动中科宏发生猪屠宰项目落地。打造以山西茂洲为“链主”的肉牛全产业链,以中科宏发、璟丞牧业为“链主”的生猪全产业链,以被子垣生态果园为“链主”的梨果全产业链。新认定龙头企业市级2家,创建示范合作社7个、示范家庭农场5个。三是打造品牌。被子垣苹果、玉露香梨认证为“圳品”。利用产销对接会、品牌推介会以及直播带货、网上农展等营销方式,提升了的肉牛、梨果、小杂粮等产品知名度。
三、以城乡融合发展为路径,拓展“新空间”
“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千万工程”的一条宝贵经验。一是统筹规划。围绕市委赋予蒲县“建设沿黄板块区域中心”战略定位,聘请住建部直属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总规划师团队,聚焦城市发展、产业布局、人口战略,打造“国家黄河战略典范县、省级传统风貌示范县、区域文化品牌策源县、人民幸福乐享榜样县”,建成名副其实的经济、文化、康养、交通、教育“区域中心”。政府投资牵引撬动社会投资60多亿,实施“城市更新”项目27个,提高县城承载力、服务力、吸附力。二是完善功能。投入5000万元,采用购买服务、教育托管模式,引进国内顶级教育集团浙江海亮、四川东辰,实施“幼-小-初”“小-初-高”两个贯通式托管合作办学,首期涉及9所城乡学校,重教兴教、留人聚人、兴业兴城。同时,县域内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行政审批等政策体系城乡一体、上下贯通。三是完善基础。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持续完善“四好农村路”、农村电网、5G基站、清洁取暖、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四是巩固成果。2023年度考核取得优秀等次,用好“帮扶日”“排查日”两个周五,县级领导示范带头,帮扶单位、帮扶干部雷打不动进村入户,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持续开展消费帮扶、隐患排查、收入测算等工作,“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前三季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0548元,增幅8.2%。
四、以乡村善治为引擎,激活“动力源”
党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这是“千万工程”持续向纵深迈进的有效做法。把“党建+乡村治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整体谋划,启动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储备三年行动计划”,打造过硬基层干部队伍;健全村级组织减负常态化机制,加强农村“三资”监管;发挥“道德银行”积分管理引领作用,坚持“党建+乡村治理”,县财政每年拿出300余万专项经费,保障“道德银行积分超市”运转。实施党员干部“吹哨报到”,组织群众参与“道德银行+”系列活动,引导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党群同‘行’·善治蒲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入选省农业农村厅“耕耘者”振兴计划培训课程。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综合治理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开展好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免费送戏下乡200场以上。
五、以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为抓手,打造“样板间”
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是“千万工程”行之有效的方法。按照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全面整治”的工作部署,狠抓示范创建工作。一是规划先行。聘请山西乡村发展研究院,高标准编制《蒲县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项目专项规划》《重点村庄规划建设方案》,围绕“点上重点打造,精品示范;线上连片打造,带状发展;面上全面整治,整洁有序”的目标,梯次推进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二是全力保障。统筹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人居环境改善专项资金、县级配套资金,投资6800余万元,加快产业园、公共卫生间、街道修缮、景观绿化等44个项目建设。三是典型引领。连片打造化乐村、黎掌村、武家沟村、中垛村集红色旅游、种植养殖、屠宰加工、仓储物流等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强化科技创新、示范驱动、智慧引领,立足薛关村示范创建,依托蒲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蒲县农业农村局)
我市特优农产品亮相花城
11月28日—12月1日,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主题的第21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办。我市精心组织10余家绿色、有机农产品企业携30余种特优农产品参展,主要有隰县玉露香梨、大宁宁脆苹果、乡宁戎子酒、浮山尧田醋、吉县苹果、隆化小米、翼城糯玉米、侯马赤焰辣椒、安泽连翘等,充分展示了我市农业产业的独特魅力和丰硕成果。
展会期间,隰县农业农村局为进一步提升“隰县玉露香梨”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和拓宽销售渠道,搭建了54平方米隰县玉露香梨展示专区,并组织隰县广鑫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隰县鲜农联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山西仁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规上企业入驻宣传推介,重点展示隰县的玉露香梨和玉露香梨膏,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同时,我市积极组织脱贫地区(大宁县)山西宁脆果业有限公司,参加“乡村帮扶产业精品展区”的特色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板块,大宁宁脆苹果凭借色泽艳丽的外观、甜脆爽香的独特口感,在展会中大放异彩,征服了游客味蕾。
年年“如约而至”,年年“收获满满”,此次展会,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设置序厅,省区市品牌农产品展区、绿色健康农产品消费展区、茶叶、水果、水产品、农垦、智慧农业、可追溯农产品、地标农品等专业展区、乡村帮扶产业、乡村特色产业展区以及国际合作展区;到会专业采购商超5万人,我市特优农产品受到专业采购商的一致好评,供求双方洽谈火热。本次农交会,我市农业企业现场销售额达6万余元,并洽谈意向客户20余家,签约金额达500余万元。
山西隰州野里垣土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隰县玉露香梨”荣获全国第21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最受欢迎的产品奖。
产业振兴,品牌当先。随着我市品牌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搭建新营销渠道、构建新消费模式、推进新产品研发、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必将成为我市农业品牌建设发展的引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前进,加速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冯琴)
吉县农业农村局积极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普法宣传
为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用法治力量助推养殖产业健康发展,11月28日,吉县农业农村局集中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普法宣传活动。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县畜牧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各乡镇畜牧工作分管领导、乡镇官方兽医、全县所有养殖场(户)主等共计135人参加活动。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普法讲解:一是2024年5月以来全县开展的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整治目标任务和整治重点;二是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范围;三是动物卫生监督违法点注意事项;四是宣读了近年来全国动物卫生监督典型违法案例。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还现场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山西省动物防疫条例》《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及动物卫生监督违法注意事项等相关宣传资料540份。
通过此次集中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养殖户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提升了生产经营者对有关法律法规的理解与应用,规范了生产经营行为,促进了养殖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邓海霞)
古县农业农村局举办
2024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培训班
古县南垣乡作为全省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乡试点,为确保试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土地仲裁员及调解员业务能力,推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规范化发展,11月28日,古县农业农村局举办2024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培训班,县级仲裁员、乡村两级调解员、县乡两级农经站工作人员共98人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特邀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正高级农经师崔为宁授课,培训内容重点围绕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流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包30年相关法律政策和延包工作规程等进行。通过对最新相关政策解读,将仲裁调解理论与实务操作有机结合,让培训人员更加系统全面掌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的特点、调解仲裁的程序和规则。培训对新出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进行了延伸讲解,为下一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对今后调解仲裁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在之后的工作中,将不断增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调解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升调解仲裁工作本领,依法规范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土地承包权益,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曹云珍)
主办: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 版权所有 2021
承办:临汾市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2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