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件法规 > 三农信息

临汾三农信息

第 28 期
(总 1215 期)
临汾市农业农村局
2025-06-02

●临汾市2025年小麦现场观摩会成功举办

●临汾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开展清廉主题党日活动

●永和县:聚焦“三突出三着力” 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临汾市2025年小麦现场观摩会成功举办

5月28日,由临汾市农业农村局、临汾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2025年临汾市小麦现场观摩会“在尧都区召开。本次会议先后观摩了‌尧都区县底镇黄寺头村旱地沟播高产示范田、‌屯里镇韩村综合试验展示田、‌吴村镇徐村水地水肥一体化高产示范田,成功展示了近年来我市在小麦生产新技术推广和应用上取得的成果。

在县底镇黄寺头村宽窄行探墒沟播技术示范片,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临汾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芦明高级农艺师现场介绍了旱地探墒沟播技术要点,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党建友研究员介绍了旱地麦田土壤水分蓄用协同技术,通过这两项技术的融合,较传统种植的小麦亩增产15%以上。

在屯里镇韩村综合试验基地,利用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强大的科技实力,集中开展小麦新品种对比试验、不同耕作方式试验、不同新技术的应用展示等,为我市小麦单产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在吴村镇徐村水肥一体化高产示范田,通过采用“微滴灌+智能配肥”系统,精准水、肥管理,一片丰收的景象。党建友对小麦、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讲解,迎来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

临汾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加兴强调,将本次观摩作为新的起点,全力推动我市小麦产业提质增效。各县要紧抓农时,强化“夏粮一天不到手、工作一天不放松”的意识,奋力夺取我市夏粮丰收!

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国雄,山西农大小麦研究所专家,全市11个小麦生产县(市、区)农业农村局的分管领导、种植业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经营主体代表等70余人参加了观摩会。

    (芦明)

临汾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开展清廉主题党日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廉洁意识和纪律意识,5月29日上午,临汾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在临汾市图书馆开展了“弘扬清廉守正之风 勇挑担当实干之责”清廉主题党日活动。

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党员干部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让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旗下的铮铮誓言,追寻我党百年历史的精神根脉,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激励每一名党员干部在新时代践行共产党的诺言和使命。

随后大家一起分享清廉主题书目《焦裕禄家风》、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一穗玉米》和《千年古衙话清廉》、在专用信笺纸上撰写廉洁文化的警示格言、在红色书房阅读党风廉政建设系列图书,传承汲取清廉力量,以案明纪、以案说法。

通过深入开展廉洁教育,使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了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刻认识和对作风建设实践路径的直观理解,促使全体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廉洁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风尚,开创现代农业廉洁工作新局面。

                          (王晓莹)

永和县:聚焦“三突出三着力”  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永和县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一体谋划、一体实施,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0067元,较2019年增长110.8%;农业生产托管入选全国典型案例,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永和核心段)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成功创建山西省生态文明示范区。

一、突出以城带乡,着力实现城与乡的双向奔赴

一是提升县城“承载力”。坚持以城市“双品质”建设为牵引,相继实施正大路、城西路、滨河路、河口路、保险巷道路拓宽改造和雨污分流改造,推动迎宾大道全面建成通车,启动河道治理项目和国省道县城过境公路改线工程,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推进四海景悦等5个住宅小区建设,推动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等多馆合一的文体活动中心,集篮球馆、恒温游泳池、健身中心等为一体的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投运,极大丰富了群众文体生活。二是推动城乡一体化。构建城乡道路交通体系、安全饮水体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电商物流体系“四个一体化”,“四好农村路”被评为省级示范县,行政村客运“双通”率达100%,农村垃圾实现即产即清。特别是,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有效解决城区及管道沿线3.2万人饮水问题。三是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坚持以“家美院美村美风尚美”创建为抓手,持续向卫生死角攻坚、“六乱”整治发力,稳步推进厕所革命(因地制宜采取6种模式,普及率达91.3%;布局建设管护站,做到改一个、成一个、用一个),有序推进污水治理(采取集中处理、单户处理2种方式,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实施污水处理项目,居住分散的村发放生活污水收集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一隅美”向“全域美”拓展、从“一时美”向“常态美”转变。四是强化示范引领推进。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定位、项目推进,全面启动3个精品示范村和20个提档升级村建设。比如,在东征村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投用后可同时容纳200人全封闭培训;实施低空经济项目建设,丰富游览体验,推动县域乃至区域景区景点更好串联畅通。

二、突出特优战略,着力实现质与效的有机统一

一是高粱产业方面。打造有机旱作高粱生产示范基地2万亩,种植面积连续5年稳定在10万亩以上、占到全省晋糯3号高粱种植面积的1/3,产量5万吨以上、产值1.5亿元,成为酱香型白酒的原料供应基地。二是养羊产业方面。制定养羊产业发展规划和奖补政策,全省首家推出“羊价格险”,打造“永和枣羊”品牌,红枣粉饲料配方获批国家专利,“永和枣羊”商标被国家知识产权批复,开发出2大系列5个类别20余种产品,先后举办“永和枣羊”品牌发布会、产品品鉴会,羊饲养量达40.5万只,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亿元,进军全省养羊大县。三是酸枣产业方面。制定酸枣产业发展奖补政策,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集中连片种植,建设5个千亩科技示范推广园区,示范带动全县发展药用酸枣1万亩,2025年再发展1万亩,开发出酸枣粉、酸枣汁、枣叶茶等系列药食同源功能性产品,着力打造“三晋药用酸枣第一县”。四是农业生产托管方面。探索“丘陵山区宜机化改造+农业全产业链托管服务”永和模式,宜机化改造2.2万亩,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累计131.4万亩,得到农业农村部充分肯定,被列为全国农业生产托管典型案例之一,先后5次在国家、省、市组织的农业生产托管活动中作典型发言,全省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丘陵山区农机化高质量发展培训会在永和县举办。

三、突出党建引领,着力实现蓄与融的同步提升

一是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大力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储育三年行动,储备后备力量192人;全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制定9个方面46项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做到权力运行公开透明。二是壮大提质村级集体经济。采取支部领办、村企合作等方式,探索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多元发展路径,2024年村均集体收入达50万元以上。三是深入推进三治融合。全面推行积分制,实现64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爱心超市全覆盖;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村民说事吧”“乡村夜话”等平台,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健全县乡村三级网格,选优配强90名网格员,打通基层治理“末梢神经”。四是加强精神文明创建。持续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选树73名“永和好人”;建设28个公共理发室、22个公共洗衣室、51个公共浴室、20个日间照料中心等;以“一约四会”为抓手,规定喜事白事菜品礼金标准,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推动文明新风根植乡间沃土。   

(段小刚)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 版权所有 2021

承办:临汾市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2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