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 版权所有 2021
承办:临汾市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2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临汾三农信息 |
|
第 30 期 |
|
(总 1217 期)
|
|
临汾市农业农村局 |
2025-06-16 |
●临汾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渊深入襄汾县调研智慧农业、“三夏”作业等工作
●安泽县:学用“千万工程”经验 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绘就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图景
●尧都区枕头乡:聚焦资金监管“关键点” 筑牢乡村振兴“安全线”
临汾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渊
深入襄汾县调研智慧农业、“三夏”作业等工作
6月11日,临汾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渊深入襄汾县调研智慧农业、“三夏”作业、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市农业机械发展中心、襄汾县负责人参加调研。
在古城镇关村,王渊实地察看智慧农业配套蓄水设施建设、粮食烘干企业运行情况,听取古城镇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汇报。在邓庄镇农机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王渊向工作人员询问农机调度、服务保障措施,并到贾庄村田间察看“三夏”作业进展,现场了解小麦机械化收获减损、内镶贴片式滴灌带铺设等新技术应用。
王渊指出,智慧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着力点,要加快项目建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认真总结规模经营、土地深松、水肥一体化、单产提升、土地流转价格机制等经验做法,打造全市智慧农业实践样板。要加强农业品牌培育,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严把质量关、安全关,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好产品有好收益。
王渊强调,当前正值“三夏”生产关键时期,要扎实做好夏粮收获工作,压茬推进夏播、夏管,做好农机跨区域作业调度,加强农业新技术应用,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农民增产丰收。要持续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等问题,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真正让群众可感可及。
(临汾日报)
安泽县:学用“千万工程”经验 持续推进移风易俗
绘就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图景
近年来,安泽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移风易俗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持续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创新活动载体,突出优质服务,积极创新创造,履行社会责任,逐渐形成了管理先进、内外和谐、群众满意、风清气正的文化体系。
一、坚持党建领航,凝聚建设合力
安泽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将移风易俗和学用“千万工程”纳入村党支部重要学习宣传内容,形成“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的理念、方法和经验,通过主题党日活动、“说事议事”平台、入户宣传等方式,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将“千万工程”的要求融入到移风易俗等各项工作中。同时,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在婚丧嫁娶等事宜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简化流程、控制规模,主动抵制铺张浪费、攀比之风,为群众树立了榜样,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移风易俗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来。
二、健全组织机构,夯实工作基础
一是规范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全县66个行政村全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明确了红白理事会职责,制定出台了相关制度,明确婚丧事宜办事程序、彩礼酒宴标准,并制定执行标准,发挥民间自治组织的作用。同时吸收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老党员、村干部、村民代表等参与其中。形成了“有人管、按章办、机制全”的工作机制。二是完善制度规范化管理。红白理事会依据相关规定加强对婚丧事宜提前介入、主动干预、积极引导、严格把关,破除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厚葬薄养、人情攀比、天价彩礼、抵制低俗婚闹、治理滥办酒席等,大力推行文明、健康、简朴的婚丧习俗。落实后进行赋分,积分累积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到“积分超市”兑换商品,引导村民逐步养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习惯。
三、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全县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杜绝铺张浪费行为,开展入户宣传,详细讲解相关要求,并回答群众的问题。二是各村召开专题会、群众会、说事议事会等进行宣传,实现宣传全覆盖。三是通过粉刷墙体标语、悬挂宣传横幅、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有关移风易俗的法规政策,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移风易俗的积极意义。四是充分利用中秋、国庆群众返乡时机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实现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宣讲。让群众更深入地了解文明乡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五是制定并发放“移风易俗倡新风倡议书”,组织全体村干部、党员签订“精神文明工作推进移风易俗目标管理承诺书”。在殡葬领域移风易俗方面,积极宣传殡葬改革政策,通过广播、宣传栏、入户走访等形式,向村民普及生态安葬的理念和好处,引导村民摒弃传统的土葬习俗。组织村民观看文明殡葬宣传片,向大家普及了移风易俗相关知识,引导村民树立“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文明祭祀”的丧葬理念,倡导勤俭节约、文明祭祀的新观念。
四、树立模范典型,引领文明风尚
充分发挥星级积分管理、道德模范评议、好人好事评选等示范引领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广大群众,让先进典型转化成文明风尚,广泛开展了道德模范选树活动,对突出的好人好事、善行义举等高尚行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墙三榜”上榜宣传,讲述道德人物、道德格言,传递了农村好声音,传播了农村正能量,在模范典型的示范引领下,村民摈弃陋习、恶习,逐渐养成崇尚文明、遵守公德的良好风气。
五、丰富文化生活,滋养精神家园
为丰富全县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各村建设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文化设施。文化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等设备,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开展文体活动的重要场所;农家书屋藏书涵盖农业技术、文学艺术、科普知识等多个领域,为村民提供了学习知识的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活动等,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组建了锣鼓队,组织参加元宵表演,让村民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杨景澜 黄柯清)
尧都区枕头乡:聚焦资金监管“关键点”
筑牢乡村振兴“安全线”
乡村振兴资金是推动农村发展的“活水”,为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尧都区枕头乡深入开展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聚焦资金管理漏洞与使用风险,以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精准施策为抓手,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能,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高位推动,构建“一盘棋”工作格局。枕头乡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资金监管专项整治的重要性,第一时间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农业、农科、经管、相关村党支部书记等人员为成员的乡村振兴资金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乡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制定《枕头乡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目标、重点任务和时间节点。细化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同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部署整治工作,确保全乡上下思想统一、行动一致,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是靶向发力,精准排查整治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全面深入的自查自纠和重点核查。一方面,组织各村、各部门对2021—2025年以来实施的乡村振兴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拉网式”自查,对照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实施方案等,逐项梳理资金的申报、审批、使用、移交、管护等全流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核查。建立问题台账,对排查出的问题逐项登记,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实行销号管理。另一方面,成立专项核查组,通过查阅账目资料、实地查看项目、走访群众等方式,对重点项目、重点资金进行重点核查。重点聚焦产业发展资金是否存在虚报冒领、套取挪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是否存在招投标不规范、偷工减料、擅自变更项目内容;惠民补贴资金是否存在优亲厚友、截留克扣等问题。
三是标本兼治,健全资金监管长效机制。针对排查出的问题,枕头乡坚持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对于能立即整改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对于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持续跟踪问效。同时,修订完善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资金审批流程、报账程序和监管责任。
通过政务公开栏、村级公示栏、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对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此外,加强部门联动,建立财政、纪委等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定期开展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和审计,形成监管合力,有效防止问题反弹回潮。通过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枕头乡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管理更加规范有序,项目建设质量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下一步,枕头乡将持续巩固专项整治成果,不断完善资金监管机制,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确保乡村振兴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
(李明轩)
主办: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 版权所有 2021
承办:临汾市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2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