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件法规 > 三农信息

临汾三农信息

第 32 期
(总 1219 期)
临汾市农业农村局
2025-06-23

●临汾市乡村振兴研究院深入翼城县调研指导设施蔬菜安全生产工作

●尧都区段店乡全力以赴抓好“三夏”生产

●翼城县农业农村局举办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速测培训班

●织密“网”、定专“策”、广出“警”、严格“消”——隰县扎实推进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

临汾市乡村振兴研究院深入翼城县

调研指导设施蔬菜安全生产工作

为进一步保障蔬菜安全生产和稳定供应,6月18日,临汾市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吴临平带领蔬菜管理科相关同志深入翼城县调研指导设施蔬菜安全生产工作。翼城县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杨俊一同调研指导。

调研指导组先后深入翼城县唐兴镇封壁村蔬菜基地、里砦镇张桥村蔬菜种植基地,实地查看了日光温室旧棚改造设施,详细了解了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及项目安全生产落实情况,仔细询问了上半年蔬菜的生长状况,对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指导,并就进一步做好设施蔬菜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吴临平要求,一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种植基地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二要加强设施设备维护。要定时对蔬菜大棚的结构安全、通风设施、灌溉设备等进行检查,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三要加大技术指导力度。技术人员要在项目建设、老旧温室排查、用电线路排查等方面加强技术指导和宣传,进一步提高种植户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术水平,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杨俊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设施蔬菜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稳定供应,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张健)


尧都区段店乡全力以赴抓好“三夏”生产

在“三夏”生产的关键节点,尧都区段店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三夏”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以“抢收、抢种、抢管”为主线,统筹抓好粮食生产、秸秆禁烧、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确保了“三夏”生产平稳有序推进。

一、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

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为双组长的“三夏”工作领导组,明确各部门、各村职责分工,形成“乡、村”两级联动工作机制。由乡长与各村签订夏收安全责任书,实行乡领导包片、机关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三包”责任制及书记村长负责制,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切实解决群众夏收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同时,建立“三夏”生产日调度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聚焦关键环节,确保丰产丰收

一是摸清底数,精准调度。组织各村提前对辖区内小麦种植面积、联合收割机保有量以及拟引进外来联合收割机、打捆机、烘干机等数量进行全面摸排核实,建立详细台账。成立党员志愿帮扶队,为军、烈、孤、困、寡等群体提供优先、优质、优惠、免作业费的“三优一免”服务,帮助“小散偏”地块农户落实作业机具,确保应收尽收、应播尽播。二是加快进度,做好服务。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一方面做好机车登记工作,为外地来临的跨区作业机手提供信息咨询、机具调度、技术指导等服务,主动引导进入辖区的车辆顺利通行。另一方面做好油料供应以及后勤保障等服务,向机手免费提供必要的饮用水、消暑物品、口罩、退烧药等防疫物品,对进入辖区的作业车辆要主动服务,问询需要,帮助解决困难问题,确保农机高效作业。三是加强管理,筑牢防线。强化宣传引导。积极组织各村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广泛宣传秸秆禁烧政策和综合利用技术,营造浓厚的禁烧氛围。同时,组织各村利用村级微信群等及时转发焚烧秸秆的危害,提高群众禁烧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秸秆禁烧工作。建好巡逻队伍。对重点区域实行24小时巡查监管,分片日夜巡查,开展禁烧麦茬工作,依法查处违法焚烧行为,持续营造“不能烧”“不敢烧”的浓厚氛围。加强综合利用。积极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等综合利用技术,根据地势严格要求小麦割茬高度不超10厘米,主动联系畜禽养殖、生物质发电和其他综合利用企业,拓宽秸秆利用渠道,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做好麦收期间秸秆麦茬回收综合利用工作,从源头上消除焚烧隐患。

三、注重安全生产,防范事故发生

一方面,加强安全检查,对全乡农机具、农用车辆、田间生产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对农村用电线路的排查,防止因线路老化、超负荷用电及高温引发火灾事故。另一方面,组织村干部开展道路安全隐患宣传,在源头上防范。同时针对108国道、临浮路、临响路等干线公路、重点区域开展安全巡查,全方位禁止在公路上碾麦、晒麦,避免因占用车道引发交通事故,同时清理路面障碍物,保障道路畅通。 

                                            (刘韵)

  

翼城县农业农村局举办

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速测培训班

为全面提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筑牢基层监管防线,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6月17日,翼城县农业农村局在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成功举办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速测培训班。

一、精心组织,确保培训实效

一是精准定位需求。针对乡镇监管人员在速测设备操作、试剂使用、样品处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二是科学设置课程。围绕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设置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三是优选师资力量。邀请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技术专家、业务骨干授课,确保传授知识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二、内容丰富,注重实践操作

一是理论授课深入浅出。老师系统讲解了速测技术的理论知识,强调了规范操作对结果准确性的决定性作用。二是实操训练手把手教学。在专业指导下,参训人员分组进行了从样品接收登记、制备提取、试剂添加、设备操作到结果读取判定的全流程演练。

三、成效显著,能力得到提升

 通过培训,参训人员不仅普遍掌握了速测技术的规范操作流程和关键要点,操作熟练度和规范性显著提高,而且责任意识切实增强,进一步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了自身作为“第一道防线”的职责使命。

(张俊玲)

织密“网”、定专“策”、广出“警”、严格“消”

——隰县扎实推进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

“听民意办实事”项目实施以来,临汾市隰县紧扣“精准识别、针对帮扶、广泛预警、严格消除”的要求,织密“网”、定专“策”、广出“警”、严格“消”,扎实推进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筑牢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织密“识别网”,精准锁定风险对象。建立“农户自主申报+干部定期排查+部门数据比对”三位一体识别机制,每月组织网格员入户走访,聚焦“两类群体”(脱贫不稳定户、两年以上未消除风险户)等重点群体全面排查,关注所有人员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等风险。农户自主申报方面,全域推广“一键申报”小程序,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海报张贴入户,同时,基层人员在走访时一对一讲解操作要点,为群众打通便捷申报的新渠道。同时严格识别标准和程序,对申报和排查、预警过程中发现存在风险的农户进行入户核实、民主评议、公示公告等环节,确保识别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在识别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范围,做到应纳尽纳。对纳入的监测对象,深入分析其致贫返贫原因,精准认定风险类型,主要包括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产业失败、因就业不稳等。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措施,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定制“帮扶策”,靶向破解致贫返贫难题。广泛收集梳理产业、就业、健康、教育、兜底保障等多方面、多领域帮扶政策,制定完善了政策“工具箱”,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提高政策使用率和知晓率。推行“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型、家庭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为每户监测对象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方案,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措施和帮扶目标,确保帮扶工作精准有效。

三是拓宽“预警面”,构建全域监测体系。多渠道收集信息,建立了农户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排查、部门数据比对“三位一体”的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发放政策“明白纸”、“一键申报”二维码等方式,引导农户主动申报家庭困难情况;组织帮扶干部、村干部定期走访农户,全面排查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家庭;加强与教育、医保、民政、住建等行业部门的协作,每月开展数据比对,及时获取因病、因学、因灾等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信息。强化数据分析运用,依托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和研判。建立风险预警台账,对不同风险类型的农户进行分类管理,及时推送预警信息至相关责任人,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精准识别出易返贫致贫重点人群,为后续的精准帮扶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严把“消除关”,确保稳定脱贫成效。制定监测对象风险消除“双审”机制,由村级民主评议,乡级实地审核、县级部门联合审定,严格对照“收入稳定超过当年监测线、‘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持续巩固”标准,逐户核查、逐项验收。建立“消除不脱责任”长效机制,对已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持续跟踪,通过定期回访了解其生产生活状况和发展变化情况,防止返贫风险再次发生。同时,建立风险再发现机制,对出现新风险的已消除监测对象,及时重新纳入监测范围,落实帮扶措施。 

                               (周钰)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 版权所有 2021

承办:临汾市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晋ICP备05003731号  网站标识码:1410000052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晋公网安备 14100002000001号